客运需求也是一个动态因素,反映了系统环境及相关运输方式的竞争机制等条件的改变对系统的影响,需求的预测也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变化作出修正。实际上,每一次规划方案都是优化模型在相应参数条件下的计算分析结果,这种结果是在现状条件下对规划期的一种动态优化。这种动态优化的结果决定着都市圈综合交通运输线网的滚动发展。
第六章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第六章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6.1区域综合交通线网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6.1.1.区域交通协同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度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体系被广泛引用到诸如经济、社会、环保、资源利用等一系列发展范畴之中,区域发展亦不例外。而在区域经济、社会这个复杂大系统当中,交通乃是关键一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区域的发展能否得以保持,取决于区域交通系统能量的发挥,而区域交通系统能量的稳定与增长,则取决于它能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此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区域交通的协同发展理论
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涉及三个基本内容:人类需求、整体环境承载力和代际公平。其中,代际公平的概念是指代际间发展机会的平等性,即在包括环境、资源在内的广义的人类财富的传递上,每一代人留给下一代人的都是平等的,各代人在享用入类财富的权利方面,存在着所谓的代际公平。
从实质上来看,可持续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协同发展的问题。此处的协同,指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这是一种广泛而长期的动态协调。
由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科学性与现代性,它被逐渐引用到了生态环境之外的诸多学科领域。交通运输系统也面临着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此,国内鲜见相关论著,而西方学者虽有专门论著,如D.Banister和K.Button的《运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人们对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还局限于交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派生需求,但这并不妨碍交通系统和社会系统大系统之间的一种交互作用的存在,无疑,对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必须由此出发。112
第六章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概括地说,交通可持续发展,就是交通发展在满足社会发展对它提出的更高需求的同时,综合考虑并保证实现其自身发展及社会复杂大系统发展可持续要求,以期达到一种交通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长期的动态协调。
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区域交通的地位日益突出,区域交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越发迫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归于协同学问题——区域交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一种动态协调。基于这一观点,可初步得出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因果关系图(图6.1)口
图6.1中A~F等正负反馈环反映了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若干协调问题,其具体分析如下t
①交通发展与区域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
区域社会发展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剧了区域交通短缺量,在图6.1中表现为负反馈环F。为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交通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发展,交通业对自身的效率机制应有一个全方位的重新定义。
图6-1.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因果关系图交通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城市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六章都市豳综合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内城市规模与城市人口必将显著增长,这既给城市交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单一的地面交通已无法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在这方面,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智能交通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关键是要解决交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动态协调问题,即在增强交通对城市环境整体适应性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交通需求。
交通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交通系统在也带来了诸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破坏、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区域交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交通环境容量,尽量在最低限度的污染下实现最高限度的交通容量。
交通业的市场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交通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处理好交通系统内部的竞争与合作,更好地实现市场机制对交通业提出的效率和质量的要求,并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调节交通发展的目的,是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②交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
区域经济系统具有典型的耗散结构特征,是一个与外界环境联系紧密的开放系统,即系统呈整体的非平衡性和系统内部的非线性作用机制。作为区域经济系统与外部交流的主要途径,交通系统的协同发展能够增强区域经济系统对内外环境涨落反应的灵敏程度,推动区域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正向演化。而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有利于区域交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势头。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所存在的这种交互作用的自组织机制,在图6.1中表现为E、F两个正负反馈环,具体分析如下:
区域经济系统的演化因交通状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断分叉的特点。在某些分叉点的附近,交通系统的改善可能诱发经济系统的突变。一般说来,在区域经济起步阶段,交通先行能够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转效率,加强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分工与协作,扩大区域经济辐射范围,增强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经济起飞阶段,交通经济带基本形成并完善,交通系统逐渐成为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更替的“催化剂",交通系统的发展趋于提高服务水准、强化时间效益和成网水平的方向,以达到和区域经济系统协同发展的目的。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益于交通系统。反过来,区域经济也对区域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于区域经济系统为区域交通提供必114
第六章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要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⑧交通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协调
广义的资源包括自然与社会两大类:能源、土地、原材料、资本、技术和人力,它们的承载能力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它与交通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双向的作用机制,即i
?区域现有资源的承载能力对区域交通发展存在硬约束“当经济发展至一
定阶段,区域资源承载能力会接近一个极限值,区域交通系统的发展受到限制,需要通过结构调整或其他方式来缓冲压力,否则就可能成为区域发展的“瓶颈",甚至趋于停滞。
区域资源利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通常不会局限于区域现有资源的“最高"承载能力。换言之,通过适当外部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区域交通的发展,区域资源的承载能力有改善或转移的可能,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得以维系。在此过程当中,交通系统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④交通与政府行为之间的协调
由于交通业的特殊性质,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到政府行为的制约。合理的政府行为将促进交通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协调过程:反之,交通发展则容易受到阻碍。在图6.1中,这种关系已得到初步反映。
?区域总体发展规划是区域的发展蓝图。它对区域内各行业,包括交通业
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区域规划将决定区域交通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态势和具体布局,从这一点来看,区域交通系统和政府规划部门之间的协调是十分关键的。
?区域发展取向将大大影响区域交通发展方式的选择。为了实现一定的发
展取向(环保取向、节能取向、区域GDP发展等),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投资、价格等经济杠杆以及舆论导向来左右区域交通发展的方向。
(2)区域交通可持续度
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如前文所述。为了更好地表述区域交通发展的可持续度,在这里我们暂且把交通系统当作一个独立的整体来对待,把环境因素也从社会大系统中分离出来,着重研究交通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
第六章都市圈综合交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
表6.1
类别
区域社会城镇化水平居民人均出行率人均运营里程交通行业就业率跨越水域通道数
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区域资源人均资源拥有量人均资源耗费量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储蓄水平人均医疗水平科技水平
区域环境
废气排放量及浓度废水排放量及浓度废物排放量及浓度噪音污染分布绿地覆盖率
交通设施占‘地总面积
区域经济区域GDP总值人均GDP增长率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率交通投入增长率交通容量增长率
指标
名称
交通方式数量及容量
在这样一个指标体系下,可初步确定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函数。首先定义区域交通可持续发展函数S(t),它应该是区域经济效益e,区域社会效益s,区域资源利用效益r以及区域环境效益c(它们又是时间的函数)
的函数。即:
S(t)=F(e(t),s(t),r(t),c(t)}
令向量”:(罢,娶,罢,篆)
Ue
OSUrUC
权向量a=(a1(t),a2(t),a3(t),a4(t))
三
∑q(,)=1,0<q(f)<1
i=1
则区域交通发展的可持续度D(Degre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
D:口.即:口。(,)罢+C/2(f)豢+G3(f)罢+口4if)娑
U筘
US
Ur
uC
其中al(t)、a2(t)、a3(t)、a4(t)分别是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效益的权重系数,它们也都是时问的函数,随时间变化的权重系数体现着不同时期内人们对发展区域交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利用效益、环境效益的不同偏重
程度。
向量/I--(要,竿,罢,罢)的分向量分别是区域交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