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美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
Yeates通过研究北美的大都市圈,将不同城市时期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它们分别为(如图2-1):
①商业城市时期(MercantileCity)。城镇群体在地域上表现为沿海城市以港口为核心、内陆城市以农业区或资源地为核心的特征,城市均星紧凑状分布形态,城镇间交通联系较少。
②传统工业城市时期(ClassicIndustrialCity)。工业成为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组织的主体,是城镇群体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具有按工业生产要素接近原则所形成的城镇组合是该时期的特征。17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规律及都市圈形成理论
③大城市时期(MetropolitanEra)。城镇体系在工业大生产组织的作用下重构,大城市逐渐形成并占据了主导地位。大容量交通系统为城市由向心集中转为向外放射状扩展提供了可能,具有郊外区域性中心是该时期的特征。
图2-I北美都市圈形成与发展阶段不意图
④郊区化成长时期(SuburbanGrowth)。大城市经济与技术迅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迅速增加,城市与郊区各自的比较优势被认识,郊区的生态价值以及经济价值被重新得以发现。表现为居住与就业岗位的向郊区分散与转移、推进原有城镇群体空间一体化联系的特征。
⑤银河状大城市时期(GalacticCity)。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镇群体空间在区域层面的分散趋势继续成为主流,传统中心城市的作用被一种多中心的模式所取代,表现为形成城乡交融、地域连绵的“星云状一大都市群体空间的特征。而该阶段的银河状大城市时期,在形态上可以说近似于Gottrnann早在1961年提出的大都市圈(Metropolis)。
(2)四阶段发展模式
一般而言,都市圈的形成与演变从城市规模、城市之间的联系和空间结构上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如图2.2):
①城市孤立发展阶段(图2.2.A)
当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育程度不高、城市规模较小时,城市的发展则主要处于孤立发展阶段。也就是说,这时的城市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社会经济系统,它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吸引和辐射,但由于城市规模和等级较小,经济势能较低,对外吸引和辐射的能力相对有限。
②单中心都市圈形成阶段(图2.2.B)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区位条件较好、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逐步成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中心。它们迅速吸引周边城镇的资源向这里汇13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规律及都市圈形成理论
集,并通过经济集聚所产生的经济场对周边地区进行辐射,通过强大的集聚力量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聚集,以此来加快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通过技术扩散、资本输出和空间外延来影响周边地区的发展,从而在整个区域上形成以一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圈域。这样,就逐步形成了单中心的都市圈。
ABC
D
图2-2都市圈形成与演变四阶段模式
③多中心都市圈形成阶段(图2.2.C)
单中心都市圈基本形成后,随着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在空间上的迅速扩张,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周边地区一些位于交通轴线上区位条件较好的城镇,在自身条件以及中心城市扩散作用力的影响下,逐步发展为区域内的次中心,这些次中心也可能相对独立的发展成为另一些中心城市。同时,随着这些中心城市圈域的扩展,它会与周边地区的其他城市圈域发生交叉和重叠,当上述各中心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融合,最终形成为一个有着一定等级体系并有机联系的城市聚落时,就形成了多中心的都市圈。19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规律及都市圈形成理论
④星云状都市圈发展阶段(图2.2.D)
多中心都市圈是一个有机联系的、庞大、复杂的城市体系,在这里,大中小城市根据各自不同的城市职能与资源有机联系、互为补充,使整个区域内的社会经济高度融合为一体。圈内的各中心城市通过彼此的吸引与辐射,以及城市间经济流、信息流、人流和物流等的交互作用,实现了对区域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协调,并同时促进着区域内各城市的整体协调发展。
当圈内各城市间真正形成了经济和功能上的互补协同关系时,大都市圈进入了某种相对均衡的发展状态,这时,大都市圈内各城市在功能上互为补充,在地域上相互交叉和渗透,彼此间的良性互动成为区域经济持续繁荣的直接动因,大都市圈日趋成熟,呈现星云状发展形态。
星云状大都市圈有着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体系结构,突出地表现为具有十分强大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它可以吸引整个区域、一些国家甚至全球的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同时也直接主导了地区、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运作,成为世界和地区经济的中心和增长极。
2.3.2都市圈的演进动力
从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来看,集聚经济是指一种通过规模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都市圈演进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对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
产业的发展有赖于集聚经济,这是因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获取一种因共享区位而相邻企业间相互提供的“免费服务”,它包括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经济,培训劳动力等。产业对集聚经济的追求使得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聚,最终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范围的扩张。
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影响力逐步强大,同时在城市内部,因高密度集聚和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各种城市问题也促使城市开始向外扩散。中心城市通过对外产品输出、技术转让和产业空间重组将一部分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外疏散,这种疏散保证了城市本身规模的适度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空间上,中心城市的扩散表现为城市沿主要交通轴线圈层状的外延,在外延过程中,中心城市加速了周边地区的发展,并与次一级的中心城市融合形成新的中心城市或者形成更大一级的都市圈,因此扩散的结果往往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实现集聚。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规律及都市圈形成理论
集聚和扩散两种力量的互动,最终推动都市圈空间形态不断演进,实现都市圈域内地域空间组织的优化。
2.4都市圈的空间联系与空间结构变化模式
都市圈研究长时期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城市规划领域、社会学领域、地理学领域以及经济学领域都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关于都市圈空间结构(多以人口变动为标准)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2.4.1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变化模式
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并没有统一的一般模式。具有较大影响的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一般模式有P.Hall(1984)的都市圈变化模式,以及Klaassen等(1981)的城市发展阶段模式,富田和晓(1975)的离心扩大模式,小长谷(1998)的生命周期模式以及川岛(200I)的空间循环模式等五大类。
根据Klaassen等提出的城市发展阶段模式,将都市圈发展看成是城镇化一郊区化一逆城镇化一再城镇化一城镇化这样的循环过程。以此为基础汇总了有代表性的各种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一般模式的划分标准、阶段特征。
(1)1975年:离心扩大模式(富田和晓)
该模式将都市圈分为中心城市、内圈和外圈,但并不涉及整个圈域人口的增减状况。采用各圈层(中心城市、内圈、外圈)占都市圈总人口比例的增减指标来确定发展阶段。该模式分为5个阶段。
①集心型:为中心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内圈和外圈均减少。
②集心扩大型:为中心城市和内圈的人口比例增加,外圈人口比例减少。③初期离心型:也称内圈集中型,为中心城市人口比例减少,内圈人口比例增加,外圈人口比例减少。”’
④离心型:也称内、外圈集中型,为中心城市人口比例减少,内圈和外圈人口比例均增加。
⑤离心扩大型:属于逆城镇化阶段,也称外圈集中型,为中心城市和内圈人口比例减少,外圈人口比例增加。
(2)1981年:城镇化一郊区化一逆城镇化一再城镇化8阶段模式(Klaassen等)21
第二章城镇化发展规律及都市圈形成理论
该模式从中心城市、外围地区以及都市圈内人口动态的变化角度,将都市圈的结构变化看成为城镇化一郊区化一逆城镇化一再城镇化一城镇化这样的循环过程。
城镇化对应第l阶段(绝对集中型)、第2阶段(相对集中型)。第l阶段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外围地区人口减少,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增加。而第2阶段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外围地区人口增加.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大幅度增加。
郊区化对应第3阶段(相对分散型)、第4阶段(绝对分散型)。第3阶段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外围地区人口大幅度增加,而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大幅度增加。而第4阶段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减少,外围地区人口增加,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增加。
逆城镇化分为第5阶段(绝对分散型)、第6阶段(相对分散型)。第5阶段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减少,外围地区人口增加,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减少。而第6阶段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大幅度减少,外围地区人口减少,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大幅度减少。
再城镇化分为第7阶段(相对集中型)、第8阶段(绝对集中型),再回到城镇化阶段。第7阶段具体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减少,外围地区人口大幅度减少,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大幅度减少。而第8阶段表现为中心城市人口增加,外围地区人口减少,整个都市圈的人口减少。当整个都市圈的人口转为增加时,那就迸人了新一轮的城镇化。
(3)1984年:城镇化一郊区化一逆城镇化5阶段变化模式(P.Hall)
在该模式中,除了将都市圈分为核心和外围以外,还将首位城市系统、其他城市系统以及非都市圈地域纳入其中。该模式不仅能够说明都市圈内部,还可以说明都市圈和其他区域之间人口动态的变动。该模式分为5个阶段,其中第l阶段、第2阶段属于城镇化阶段,第3阶段、第4阶段属于郊区化阶段,第5阶段属于逆城镇化阶段。
(4)1998年:生命周期模式(小长谷)
该模式区别于以上各模式之处在于它着眼于城市建成区的形成与扩大,城市人口高龄化、住宅老化,郊区化后的城市开发动向以及城市再开发等,从建成区的形成、衰退以及再生的过程来划分大都市圈发展阶段。分为以下6个阶段:都心区形成阶段,对应于Klaassen模式的第l阶段。表现为城市中心区的